2023年湘潭县人民政府决算公开
湘潭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xtx.gov.cn 发布时间:2024-09-10 16:17
目 录
第一部分 决算报告
一、2023年财政收支决算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二、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一)地方政府债务基本情况
(二)政府债券资金使用安排情况
三、2023财政工作主要情况
第二部分 相关补充说明
一、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情况
(一)税收返还
(二)一般性转移支付
(三)专项转移支付
二、“三公”经费情况
三、2023年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四、2024年绩效管理工作计划
第三部分 湘潭县2023年财政总决算公开明细表(附件)
表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决算表
表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决算表
表三、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决算表
表四、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决算表
表五、一般公共预算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决算分项目表
表六、一般公共预算对下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决算分地区表
表七、政府性基金收入决算表
表八、政府性基金支出决算表
表九、政府性基金本级支出决算表
表十、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决算分项目表
表十一、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决算分地区表
表十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决算表
表十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决算表
表十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本级支出决算表
表十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转移支付决算分地区表
表十六、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决算表
表十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决算表
表十八、地方政府一般债务限额和余额情况表
表十九、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和余额情况表
表二十、“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
第四部分 湘潭县2023年度重点项目绩效评价执行结果情况(附件)
第一部分 湘潭县2023年财政决算情况的报告
一、2023年财政收支决算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3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0114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64002万元,一般债务转贷收入20446万元,调入资金4350万元,上年结余988万元,收入总计51990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52002万元,上解上级支出20205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3896万元,调出资金4556万元,结转下年支出29241万元(2023年增发国债水利项目启动较晚,当年未形成实际支出结转下年使用),支出总计519900万元。全年收支平衡。
收入决算有关具体情况:2023年,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0114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7.98%,比上年同期减少30958万元,下降19.22%。其中,地方税收收入92277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9.22%,比上年同期减少18287万元,下降16.54%。非税收入37837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5.07%,比上年同期减少12671万元,下降25.09%。
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2023年房地产行业税收和资产处置等一次性非税收入减收,契税和专项收入等项目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
支出决算有关具体情况: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52002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81991万元,下降15.35%。支出分科目完成情况如下: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0109万元,国防支出90万元,公共安全支出15534万元,教育支出103707万元,科学技术支出5490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4517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2600万元,卫生健康支出40529万元,节能环保支出5363万元,城乡社区支出12984万元,农林水支出78825万元,交通运输支出7703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4559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1238万元,金融支出457万元,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4359万元,住房保障支出9716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2275万元,债务付息支出18350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2903万元,其他支出694万元。
支出下降的主要原因是2023年地方收入较上年减少,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压减支出,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降一般公共预算调入资金没有实现预算目标,另外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资金2023年开始由市级列支不在县总决算中体现。
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1.预备费安排和使用情况。2023年年初预算安排预备费6000万元,全年支出5686.35万元,结余313.65万元。
2.县设专项资金的安排和使用情况。2023年,县级专项4项,安排资金2900万元。全年支出1535万元,结转下年1365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3年,县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36886万元,专项债务转贷收入702027万元,上级补助收入4615万元,上年结余2554万元,调入资金4556万元,收入总计750638万元。县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125507万元,上解上级支出360万元,政府性基金调出资金435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609028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1393万元(新增专项债券项目资金因实施进度需结转下年使用),支出总计750638万元。全年收支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3年,县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3039万元,收入总计3039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支出3008万元,结转下年支出31万元,支出总计3039万元。全年收支平衡。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3年,保险费收入48131万元,利息收入41万元,财政补贴收入42421万元,其他收入691万元,转移收入2080万元,收入总计93364万元。社会保险待遇支出82681万元,其他支出36万元,转移支出1146万元,支出总计83863万元。本年收支结余9501万元,年终滚存结余86139万元。运行情况良好。
二、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一)地方政府债务基本情况
1.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和余额情况。2023年,政府债务限额1783685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552580万元、专项债务限额1231105万元。截至2023年底,政府债务余额1783676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552573万元、专项债务余额1231103万元。
2.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情况。2023年共计发行政府债券722473万元,其中一般债券20446万元、专项债券702027万元,平均利率2.8%。其中发行新增债券99550万元(一般债券6550万元、专项债券93000万元);发行再融资债券622923万元(一般债券13896万元)。
(二)政府债券资金使用安排情况
2023年,省财政厅下达我县新增债券额度99550万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6550万元,新增专项债券93000万元。
1.新增一般债券资金。新增一般债券资金用于24个项目,分别为:湘潭县公安局追加建设经费400万元;白石镇政府潭口示范片提质改造经费30万元;湘潭县乡村振兴事务中心2023年湘潭县问题厕所整改资金100万;花石镇政府花石二桥拆除重建项目资金400万元;湘潭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政务大厅加装无障碍设施保障经费13.8万元;湘潭县气象局2023年区域自动气象站升级改造经费78万元;湘潭县交通运输局2023年第一批地方政府新增债券农村公路建设资金263万元;湘潭县卫生健康局2023年新冠肺炎重症救治设备购置850万元;湘潭县发展和改革局国防动员应急指挥中心搬迁改造经费28.49万元;湘潭县水利局2022年韶灌配套资金106.73万元;湘潭县水利局2023年小水源项目建设400万元;乌石镇政府乌石峰村景区提质建设资金100万元;锦石乡政府“锦石之光”文化传承园建设缺口资金20万元;石鼓镇政府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后续扶持工作资金20万元;锦石乡政府东风水库大坝堤顶硬化资金20万元;河口镇人民政府2023年解决涓水河至湘江河堤安防工程项目20万元;湘潭县第一中学徐特立项目100万元;湘潭县交通运输局G107国道K1774+000交叉路口等三个路段交通安全隐患经费167.6万元;湘潭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大鹏湘南路口交通安全隐患治理174.02万元;湘潭县水利局2023年小水库除险加固1720万元;湘潭县水利局2022年韶灌配套资金619.71万元;湘潭县公安局乌石派出所建设项目400万元;湘潭县卫生健康局易俗河镇卫生院集体搬迁经费500万元;湘潭县水利局2022年韶灌配套资金18.67万元。
2.新增专项债券资金。新增专项债券资金用于3个项目,分别为:湘潭县智慧停车项目 30325万元、湘潭县城区及乡镇农贸市场提质改造项目12675万元、湘潭县冷链物流基地项目50000万元。
三、2023财政工作主要情况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面对需求收紧、供给冲击与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各级决策部署,积极作为,开拓创新,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平稳运行。
1.收入质量稳步提升,争资争项再创新高。一是全年地方收入累计完成13.01亿元,非税收入完成3.78亿元,地方税收收入完成9.23亿元,地方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70.92%,同比提高2.28个百分点。二是争取政府新增债券资金9.96亿元,其中:专项债券9.3亿元、一般债券0.66亿元,完成年初预算130.99%。成功争取到国家债务置换试点县,争取置换资金57.56亿元,全年共计争取债券资金67.52亿元。
2.全力拓宽财力渠道,增添财政“源头活水”。一是大力推进财源建设。研究出台《湘潭县财源建设工作方案》,建立财源建设责任部门分行业分地域联合协同工作机制,为持续提高收入质量,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二是强力盘活国有“三资”。按照“能用则用、不用则售、不售则租、能融则融”的原则,全面盘活三资,腾出更多财力用于支持稳增长、保民生、防风险。截至12月31日,累计盘活“三资”15.61亿元,上缴国库3.47亿元。三是加力争取上级支持。精准研判、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各项稳经济促发展政策措施,聚焦发展“六仗”、“稳增长20条”,紧盯地方政府专项债、中央预算内和部门专项资金等政策支持重点,积极策划包装项目迅速跟进对接,全县争取国省转移支付33.41亿元,其中一般转移支付31.28亿元,专项转移支付2.13亿元。
3.强化财政支出管理,促进财政“松绑减负”。一是加大宣传提高认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和“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等重要指示精神,在县委常委会上专题学习讨论省市县关于过“紧日子”、压减支出的相关文件精神,牢固树立带头过“紧日子”的思想,充分认识过紧日子、严控一般性支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努力用党和政府的紧日子换老百姓的好日子。二是建章立制规范支出。相继出台了《整肃财政管理规范财经秩序深化预算改革十六条措施》《湘潭县“过紧日子”、压减支出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各单位要厉行节约过“紧日子”。要按照“先有项目再安排预算”的原则,压减非刚性、非重点支出;规范人员经费开支,严禁超范围超标准发放津贴补贴和奖金。三是厉行节约严控开支。严控机关单位运行经费和其他非必要一般性支出,2023年单位业务性项目支出预算在上年度基础上压减30%,2023年压减部门预算1.6亿元。
4.持续深化财税改革,助力财政“提质增效”。一是加大财会监督检查力度,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对预算执行不到位、支出管理不规范的单位,相应调减预算安排。今年以来,已经开展了公积金、社会保障缴费执行情况督查,根据检查结果在2023年资金安排中予以调整。二是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资金拨付制度。充分运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对预算单位进行线上监管。在支出类型、收款方账户、单笔交易额、累计交易金额、同一账户交易频率等方面做出合理限制或支付预警提示。三是积极推进电子非税收入。全面使用电子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是纵深推进“放管服”和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改革的具体要求,今年七月实现非税收入收缴全流程电子化和无纸化,秉持“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的理念为民服务。
5.有效防范化解风险,确保财政“行稳致远”。一是严防“三保”风险。始终把“三保”支出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选项和“铁律”,利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对所有“三保”资金全流程动态监控,统筹各种财力资源,深度调整支出结构,确保“三保”支出足额保障到位。二是严防资金监管风险。开展财会监督检查,重点围绕财经纪律重点问题整治、会计行业专项监督、预算执行情况等3个重点领域,全面规范财经秩序。加强财政干部教育培训提升干部政治素养、业务能力、法纪意识和民本情怀。三是严防政府债务风险。优化债务结构,目前我县债务穿透后银行资金占比88.34%,比上年度提高9.36个百分点;降低利息负担,完成降息179笔、金额达139.06亿元,年节约利息1.4亿元;推动“新规”续贷,抢抓《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实施前的政策窗口期,以最大的力度、最快的行动推动“新规”续贷工作,5-8月共完成78笔续贷,涉及到期金额32.21亿元。
第二部分 相关补充说明
一、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情况
2023年,我县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决算数364002万元,比上年减少25512万元,下降了6.55%。其中:
(一)税收返还
税收返还15766万元,比上年增加102万元,增长0.65%。其中:
1.所得税基数返还702万元,与上年持平;
2.成品油税费改革税收返还收入1766万元,比上年增加102万元,增长6.13%;
3.增值税税收返还5025万元,与上年持平;
4.消费税税收返还6万元,与上年持平;
5.增值税“五五分享”税收返还收入5489万元,与上年持平;
6.其他税收返还性收入2778万元,与上年持平。
(二)一般性转移支付
一般性转移支付326867万元,比上年减少16531万元,下降4.81%,其中:
1.均衡性转移支付85908万元, 比上年增加17253万元,增长25.13%;
2.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21839万元,比上年增加3524万元,增长19.24%;
3.结算补助9186万元,比上年增加4883万元,增长113.48%;
4.资源枯竭型城市转移支付补助1281万元,比上年减少7万元,下降0.54%;
5.企业事业单位划转补助272万元,与上年持平;
6.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6674万元,比上年增加1489万元,增长28.17%;
7.固定数额补助24397万元,比上年减少349万元,下降1.41%;
8.革命老区转移支付2596万元,比上年增加322万元,增长14.16%;
9.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转移支付收入6510万元,比上年增加503万元,增长8.37%;
10.公共安全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1485万元,比上年减少39万元,下降2.56%;
11.教育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20963万元,比上年减少203万元,下降0.96%;
12.科学技术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50万元,比上年减少40万元,下降44.44%;
13.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1420万元,比上年增加306万元,增长27.47%;
14.社会保障和就业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52646万元,比上年增加5123万元,增长10.78%;
15.医疗卫生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13620万元,比上年减少42470万元,下降75.72%;
16.节能环保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56万元,比上年增加21万元,增长60%;
17.农林水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66559万元,比上年增加15154万元,增长29.48%;
18.交通运输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1764万元,比上年减少2243万元,下降55.98%;
19.住房保障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535万元,比上年增加182万元,增长51.56%;
20.粮油物资储备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642万元,比上年增加162万元,增长33.75%;
21.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216万元,比上年减少110万元,下降33.74%;
22.增值税留抵退税转移支付3176万元,比上年减少2388万元,下降42.92%;
23.其他退税减税降费转移支付864万元,比上年减少1785万元,下降67.38%;
24.补充县区财力转移支付为零,比上年减少18331万元,下降100%;
25.其他一般性转移支付4108万元,比上年增加2163万元,增长111.21%。
(三)专项转移支付
专项转移支付收入21369万元,比上年减少9083万元,下降29.83%,其中: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30万元, 比上年减少167万元,下降20.95%;
2.公共安全支出92万元, 比上年减少5万元,下降5.15%;
3.教育支出462万元, 比上年增加234万元,增长102.63%;
4.科学技术支出726万元, 比上年减少473万元,下降39.45%;
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13万元, 比上年减少36万元,下降10.32%;
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92万元, 比上年减少260万元,下降30.52%;
7.卫生健康支出1138万元, 比上年增加114万元,增长11.13%;
8.节能环保支出1263万元, 比上年增加398万元,增长46.01%;
9.城乡社区支出99万元, 比上年增加34万元,增长52.31%;
10.农林水支出16403万元, 比上年减少2904万元,下降15.01%;
11.交通运输支出493万元, 比上年减少576万元,下降53.88%;
12.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1287万元, 比上年减少648万元,下降33.49%;
13.商业服务业等支出751万元, 比上年减少716万元,下降48.81%;
14.金融支出15万元, 比上年减少251万元,下降94.36%;
15.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3207万元(收回两项结余资金指标), 比上年减少3280万元,下降4493.15%;
16.住房保障支出8万元, 比上年增加8万元,增长100%;
17.粮油物资储备支出241万元, 与上年持平。
18.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63万元, 比上年减少497万元,下降88.75%;
19.其他收入支出为零, 比上年减少58万元,降低100%。
二、“三公”经费情况
2023年,“三公”经费支出预算数为1561.35万元,实际支出1131.95万元,同比减少110.27万元,下降8.9%。其中因公出国(境)费预算数为0万元,实际支出0万元,同比减少0万元,无增减;公务用车购置费预算数为154.99万元,实际支出154.99万元,同比减少52.21万元,下降25%;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预算数为1015.84万元,实际支出820.52万元,同比增加28.39万元,上升3.5%,由于公车年限已久,维修维护费增加;公务接待费预算数为381.52万元,实际支出156.45万元,同比减少86.44万元,下降35.6%。三公经费减少主要是各部门严格落实中央省市厉行节约各项规定,严控相关支出。
三、2023年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为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我局根据中央、省、市财政部门的要求,积极推进2023年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绩效目标管理的持续加强。2023年,我县绩效目标管理实现了“四本预算”全覆盖,与预算编制“六同步”进一步强化了资金使用单位的主体责任和效率意识。全县91个县本级预算单位均参与了绩效目标的设定,审核专项资金总额达到299099.71万元。
(二)绩效自评工作的全面深化。全县所有预算单位开展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对预算支出超过30万元的单个项目性专项,单位形成了绩效自评报告。4月份,组织了全县91个部门预算单位开展绩效自评。
(三)绩效运行监控的持续优化。建立并优化了预算资金绩效运行监控机制,全年组织对预算实施项目进行不定期督查4次,较2022年增加了1次。各预算单位按季度及时提交支出绩效跟踪监控表,确保了预算执行的规范性和效率。
(四)重点绩效评价的精准实施。2023年,我们对25个重大项目开展重点绩效评价,涉及资金44845.73万元,较2022年的42000万元有所增加。评价结果显示,项目平均绩效得分为85分,较2022年有所提高,显示出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
(五)绩效信息公开的全面加强。除涉密信息外,全县所有预算单位的绩效自评报告均通过县人民政府网站向社会公开,公开的预算单位数量较2022年增加了10%,接受社会监督的广度和深度均有所提升。
(六)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 。县直机关和乡镇的预算绩效管理板块新系统上线工作已全面完成。新系统的上线极大提升了预算绩效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四、2023年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计划
(一)营造好绩效管理氛围。通过培训、交流、通报、表彰、考核等各种形式,加强绩效管理政策宣传工作,扩大预算绩效管理的社会影响,让以绩效为导向的用财观念深入人心,不断提升绩效工作者业务素质,真正将绩效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管出成效。
(二)完善指标体系建设。加强调研、分析,结合各预算单位的职能职责和工作要求,全面梳理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在准确定位该单位工作目标的基础上,除对各项考评项目的绩效目标、资金分配、财务管理、使用绩效、社会效益等涉及的指标体系进行逐项完善外,还增加部分个性化的考评指原则,各部门在本部门门户网站公开绩效自评报告;二是加强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有机结合机制。加快第三方绩效评价进度,做到与预算编制同步,及时提出预算调整和安排建议;三是落实将评价结果与政府绩效考核挂钩机制。
(三)强化结果应用机制。加大评价结果公开机制。按照“谁组织实施,谁进行公开”的与绩效管理融为一体,将预算绩效管理的全过程深度嵌入到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本单位现有的系统中,真正实现预算与绩效一体化管理。充分利用大数据在制度完善、决策优化、风险预警等信息的串联、整合与应用,进一步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与效果。
(四)聚力实现问题全面整改。对绩效评价发现的问题,明确整改时限和整改要求,督促相关股室认真分析原因,及时反馈主管单位,确保评价发现问题真改实改,取得实效。
(五)推进财审联动力度。财审联动已成为我省的一项重点改革工作,财政与审计相关股室要增强内部工作合力,联合开展财政资金绩效指标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将县委、县政府重点投资类项目、民生类项目、政府采购及政府购买服务类项目纳入财审联动范围,不断提升财政管理水平和财政资金绩效。
- 全部留言
- /
- 评论
- 有用()